我社要闻

反思·互动·创新——2018第二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北京)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18-11-15

  2018年11月3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首届“科学节”重要活动之一的“反思·互动·创新——2018第二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北京)”在科学出版社胜利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学院承办。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先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先生、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牛根富先生、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先生、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敢先生等艺术界、科学界著名专家。出席嘉宾涉及单位含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东南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湖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幼儿园、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原工学院、巢湖学院、上海科技馆、青岛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等(排名不分先后)6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总计出席论坛嘉宾人数130余人。

中国教育电视(CETV 1)对2018第二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北京)进行报道 

  论坛开幕式由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陈亮先生主持,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李锋先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先生分别致欢迎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先生作为嘉宾分别致辞。

科学出版社 副总经理 陈亮先生 主持开幕式

 

科学出版社 总编辑 李锋先生 致欢迎辞

  科学出版社李锋总编辑在致辞中讲道:本届论坛的举办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宗旨,其愿景是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形成“科学与艺术”学术共同体,寻求“科学与艺术”融合之根本,探索“科学与艺术”发展之新路,夯实“科学与艺术”学术理论地基,报批和承接部分国家科研项目,最终推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及新兴学科建设,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及文化建设助力。

 

四川美术学院 院长 庞茂琨先生 致欢迎辞

  四川美术学院庞茂琨院长在致辞中讲道:艺术与科学堪称人类文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在中西文明的源头就已显现出来,在整个现代文明的发端时期则尤为显著。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尚未分野,知识分子往往科技与人文兼修、科学与艺术兼通,达芬奇和歌德作为最典型的代表,成了人类智慧永远仰望的泰山北斗。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艺术与科学渐渐被人为割裂。今天,科技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是否能再创高峰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论坛事关重大,探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经过现代性洗礼,各个学科高度分化、各自长足发展之后再走到一起的可能,是反思现代文明发展和学科分化本身的问题,是在寻找新的文明生长点。

  中国美术馆 馆长 吴为山先生 致辞

  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在致辞中讲道: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研究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是研究人类的根本问题之一。艺术家和科学家听起来是两个不同概念,而实际上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追求、价值追求是一样的,他们的意志和毅力是一样的,他们的不懈探索是一样的。在很多成果中,特别是科学家研究科学过程中,大自然的美渗透到他的研究方式中,也渗透到他的科学创造中。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刘嘉麒先生 致辞

  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在致辞中讲道: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思维、探索和认知,其精髓是发现、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源泉和强大动力,艺术是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形象生动表达,源于实际却高于实际,充满着精神灵魂和感情色彩。两者都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没有它,整个社会就会变得黯淡无光,整个人类将走向死亡。万物皆有理,自然最神奇。科学与艺术的灵感,许多是来自大自然的启迪。所以让我们用科学陶冶艺术,用艺术装点科学,使科学和艺术迸发出更灿烂的光辉。

 

  本届论坛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由四部分计15位学术嘉宾的主题报告组成;分论坛则将论坛嘉宾划分两部分(分论坛一、分论坛二),主要围绕“科学与艺术的融通研究与人才培养”和“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两个议题进行研讨。

  主论坛第一部分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苏永刚教授进行学术主持,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作《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明全教授作《VR/AR:科学、艺术和工程》主题报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常志刚教授作《媒体建筑:未来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主题报告。

四川美术学院 研究生处 处长 苏永刚教授 主持

 

四川美术学院 副院长 张杰教授 作《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主题报告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在主题报告《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中讲道: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提到了重要层面,需要我们进行关注。当代教育的初心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管是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独具的观察视角,就像我们画画一样,从侧面、正面、俯视、仰视等角度进行细致观察,观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人才的培养,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发现能力;要培养广博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沟通运用能力;要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超凡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宏观的统筹协作能力、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品格、高雅的审美趣味。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在方方面面得到有效的训练。这些素质、这些能力对于我们艺术教育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当今的科学教育、艺术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周明全教授 作《VR/AR:科学、艺术和工程》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明全教授在主题报告《VR/AR:科学、艺术和工程》中讲道:虚拟现实是科学还是艺术?但它必须工程化。怎么工程化?让虚拟现实从艺术家的“小作坊”里走出去,去服务社会、服务人类。在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不能取代虚拟现实,虚拟现实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解决了虚拟现实的许多问题,使虚拟现实会更美好、更实用。我的国家课题是基于传统文化和人工智能相融合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拟现实的传承和发扬。

 

中央美术学院 建筑学院 副院长 常志刚教授 作《媒体建筑:未来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主题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常志刚教授在主题报告《媒体建筑:未来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中讲道:我们知道,达芬奇不仅仅是艺术家、科学家,他还是建筑师。我想说的一个重点是,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媒体建筑就是典型的实例。现在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在媒体(手机、电脑、电视)上进行交流。但在出现互联网技术前,我们是怎么交流的呢?是谁创造交流的呢?是建筑师!建筑师在政府的授意之下建设、规划城市,建筑师把城市打造的有广场、有集市、有居住、有咖啡、有酒吧,等等,这些建筑空间中处处有科技的影子,这些都是建筑师的创造!

 

  主论坛第二部分由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敏敏教授进行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作《艺术小镇与文化科技创新》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洁教授作《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主题报告,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教授作《天体油画的起源与现状》主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蔡新元教授作《设计的进化》主题报告,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教授作《促进科学艺术融合,提高作品科技含量》主题报告,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副教授作《纪录、虚拟与体验——数字媒体叙事的设计》主题报告。

四川美术学院 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 李敏敏教授 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 文艺复兴研究院 院长 丁方教授 作《艺术小镇与文化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在主题报告《艺术小镇与文化科技创新》中讲道:我们倡导的博物馆式艺术小镇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有一流学科——“艺术技术学”建设作为依托。“艺术技术学”是以实验室数据、新型化学试剂、保存修复技术综合于一体的学科门类。其主要功能是对古代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观察与测评,以对艺术品的剖面研究为切入点,而推导出更为完善的保存/修复/创化/转移方案。我们这与以往静态的、碎片式的文物保存修复有天壤之别。我们认为保存与修复是起点但不是终点,终点是为了让人民通过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原而得到教育与美育,获得心灵升华。目前,国内传统的博物馆形态需要改造和提升,它们不应再是一个展示一系列文物碎片的房子,附带一些简单解释,如此传达的信息太有限了;它应该是一个情景体验式博物馆,声光电俱全、虚拟的和真实的融合,向人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传达信息,让你仿佛穿越历史隧道而感受到“一带一路”古代文明的奥秘与感染力。

 

上海交通大学 设计学院 常务副院长 胡洁教授 作《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洁教授在主题报告《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中讲道:今天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大家认为科学在左,艺术在右,这是因为从大脑分工的角度来看,大致是左脑负责科学,右脑负责艺术,但我认为科学和艺术是完美统一的,科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科学。通常大家觉得化学就是科学,表现的是方程式,但是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是美的,呈现的是“科学之美”,难道它不是艺术吗?它就是艺术!科学和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完美融合了,我们无法区别哪一部分是科学、哪一部分是艺术。如果大家上网查“人工智能”,它有很多解释,它是机器学习,它是数据挖掘,它是算法。今天我给大家解释人工智能最简单的一面,这里用了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看了纷繁复杂的世界,其实它的真理很简单,就是“浅草”,诗人看是写景,其实是在揭示人生的真谛,就是“浅草”。人的智能是什么?看到一个东西,其浅层到高层不断抽象,最后把它的语义获得了。机器人工智能也是从浅层到高层不断提取的特点,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和创新,所以模拟人脑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沈阳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院长 张鹏教授 作《天体油画的起源与现状》主题报告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教授在主题报告《天体油画的起源与现状》中讲道:“科学与艺术”在反思和互动中实现创新发展,天体油画涵盖科学透视艺术,艺术也助力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引发天体油画创作的反思,增进了艺术与科技互动的创新思考。天体油画创作离不开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等科学理念的对接和辅助,将天文科学的概念图形化,用意象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宇观世界,体现了思想认知和科学观念的综合,天体油画既发展了中国太空美术的艺术形式,更是对中国天文学及艺术与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个补充。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 “千人计划”专家 蔡新元教授 作《设计的进化》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千人计划”专家蔡新元教授在主题报告《设计的进化》中讲道: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每一个角落,艺术与设计也难于幸免。事实上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重大的转向和变革,也都能找到技术的因素。随着新经济、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发展,设计又该何去何从?我用“进化”的概念,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预测了设计学发展的趋势:一、通过技术的引入丰富其内涵、研究工具和方法,使设计学本身更具有应变性和时代性;二、通过与其他主流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新的学科门类。设计师才是这一场变革的对象,设计永远不会消亡,设计师的教育与转变才是关乎设计进化的核心,也是留给我们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世纪之问!

 

科技部 引智司 科普处 处长 邱成利教授作《促进科学艺术融合,提高作品科技含量》主题报告

  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教授在主题报告《促进科学艺术融合,提高作品科技含量》中讲道:我们应该在做直接科普的同时做好间接科普,要把艺术巧妙的融入在作品中,在艺术作品中增加科技内涵。科学没有艺术是乏味的,艺术没有科学是没有力量的,所以应该往哪边走?不是往科学那边走,也不是往艺术那边走,而是向前走。双方形成合力,融合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产生无愧于时代原始创新成果和伟大艺术作品!

 

北京电影学院 数字媒体学院 副院长 叶风副教授 作《纪录、虚拟与体验——数字媒体叙事的设计》主题报告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副教授在主题报告《纪录、虚拟与体验——数字媒体叙事的设计》中讲道:现实记录和虚拟现实是技术层面的,也是内涵叙事的,如何把握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叙事关乎艺术家的能力。我们在使用数字驱动产品形态的时候,如何去把握生命的感动与数据驱动生活设计之间的平衡?在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故事体验场形成两种叙事形态:一是嵌入式叙事;二是封闭沉浸式。主题化消费让我们有条件体验不同的故事,数字媒体讲故事的方式是试图通过数字媒介让观众无限度地贴近现场。

 

  主论坛第三部分由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教授进行学术主持,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作《智能媒体与虚拟现实科研与教学应用》主题报告,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邵晓峰教授作《丰功伟烈,日悬中天——艺术家的科学思考》主题报告,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梁进教授作《名画中的数学密码》主题报告。

科技部引智司 科普处 处长 邱成利教授 主持

 

同济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副院长 王建民教授 作《智能媒体与虚拟现实科研与教学应用》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在主题报告《智能媒体与虚拟现实科研与教学应用》中讲道:同济大学在汽车媒体交互设计方面做了比较深层的研究,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手段做仿真,体验、测试、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进行学科建设,同济大学依据本身资源、位置、特色来进行课程设置,我们开设了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主要由艺术类、设计类的老师与跨学科的老师合力进行上课,这样就促成了多学科的融合,呈现了“科艺”的融通,这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的重要性。同时,在科研中,我们团队将“传统媒体+艺术表现+技术分析”进行融合,实现学科交融创新。

 

 中国美术馆 研究与策划部 负责人 邵晓峰教授 作《丰功伟烈,日悬中天——艺术家的科学思考》主题报告

  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邵晓峰教授在主题报告《丰功伟烈,日悬中天——艺术家的科学思考》中讲道:在当代艺术家中,不乏杰出人物在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考中深入关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例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塑有500多尊科学艺术、政治文化等方面杰出人物的雕像立于世界各地,其中为科学家塑像近100尊,从古到今,从祖冲之到钱学森、陈省身、杨振宁、袁隆平、南仁东等,可谓俊采星驰,星光灿烂。不久前在中国科学院落成的雕塑《南仁东像》由吴为山倾情创作,表现了南仁东全神贯注探讨科学问题的一个瞬间。其主题形象取材于南仁东在FAST现场工作的情景,吴为山教授以其独特的“写意雕塑”手法将南仁东的科学家神采和精神熔铸在艺术塑像中。吴为山教授长期和科学家进行灵魂的对话,具有深入的理性思考。他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致辞中说:“从艺术史发展来讲,每个时期均有科学成果对艺术的影响,照相技术发明之后使艺术走向了表现的方向,不再按照相写实的方式描摹世界,这是艺术对科学技术的另一种超越。今天的信息社会,数码对艺术的影响更为鲜明,更为突出。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更丰富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创造。”他对于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与彼此关系作了生动分析,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对于艺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同济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梁进教授 作《名画中的数学密码》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梁进教授在主题报告《名画中的数学密码》中讲道:数学和艺术在哲学的层面上是殊途同归,高维连通的。它们的思维方式有共性有差异,它们的天地有各自的“时空”。我在我的图书《名画中的数学密码》中,用数学的眼光鉴赏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莫奈和凡高等艺术大师的一些名画,沿着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历史脚步,分析几次数学危机和艺术转形的起因,解剖数学和艺术是如何互相影响、交织前行的,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在未来发展的作用,发现名画中的数学密码。

 

  主论坛第四部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敢教授进行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俞坚教授作《艺术与科技交汇的千高原》主题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主任钮建伟副教授作《基于动作捕捉的虚拟偶像生成》主题报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江学者徐迎庆教授作《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张敢教授 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 科研创作处 处长 俞坚教授 作《艺术与科技交汇的千高原》主题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俞坚教授在主题报告《艺术与科技交汇的千高原》中讲道: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需要有一个超越各自学科偏见的对话平台,共同回到生活之用的源点,有助于展开艺术与科学的协同创新。而从生活之用出发,需要解决好“问题—愿景导向的结合”,“系统—辩证分析的结合”的关系,构建艺术与科学跨界创新、协同融合的千高原。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副主任 钮建伟副教授 作《基于动作捕捉的虚拟偶像生成》主题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主任钮建伟副教授在主题报告《基于动作捕捉的虚拟偶像生成》中讲道:日新月异的虚拟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虚拟偶像就是这样一种虚拟技术的“衍生品”。虚拟偶像是基于ACG(Animation、Comic & Game)而打造的具有人设的虚拟形象与虚拟明星。虚拟偶像经济被认为是社交网络上兴起的网红经济在二次元世界的映射。虚拟偶像生成既迎合了抓住年轻人的用户发展战略,本身也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虚拟偶像生成是投资额大、牵扯面广的系统工程,打造虚拟偶像IP涵盖内容制作、偶像直播、游戏研发、商业演出、衍生品开发、授权合作等各环节布局,面临伦理、知识产权、隐私权、商业模式等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长江学者 徐迎庆教授 作《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江学者徐迎庆教授在主题报告《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中讲道:清华大学在交叉学科做了新的尝试,成立了未来实验室,它的主要任务是希望本着不断创新、探索未来,特别是突破学科壁垒的使命感来开展跨学科的交流和发展,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清华是工科院校,希望计算、传播、媒体、艺术汇聚合一为愿景,通过技术创新,对人类认知、互动、逻辑产生变革,促进“人、机、物”融合社会发展。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机物结合,我们有五个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是根据教授来定,比如我们有未来“人、机、物”融合中心,现在已经开展一些工作;第二个是未来教育与医疗研究中心,做了些无障碍的设备和家庭数字健康等;第三个是未来人居研究中心,针对建筑材料、居住环境、居住体验等做研究方向;第四个是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第五个是未来材料研究中心。

 

  分论坛一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教授主持,主要围绕“科学与艺术的融通研究与人才培养”议题进行研讨,分论坛一中的主要发言嘉宾有: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怀生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作了题为《数字艺术与展陈空间设计》的发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21世纪艺术及设计发展的大趋势,美术馆、博物馆的数字化,最终也将成为建设虚拟艺术世界的基石,艺术展示率先进入虚拟世界将引发一场革命,艺术朝着虚拟世界迈进的步伐已势不可挡。这是一个开放、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领域,是艺术新知识生成的地方,它扩大着我们关于艺术的知识边界,也丰富着、改变着我们的感官认知。科学和艺术貌似独立,却大有交集。而他们的交集点,正是人类创造奇迹的潜伏地。只有艺术和科技在彼此中交融中才能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彼此共生共赢。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乔洪教授作了题为《从设计教育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发言:科学求真,艺术求善。真、善、美的统一是个古老的命题,在面对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对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要进行反思!根据2018Gartner曲线揭示的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分为五大趋势:大众化的人工智能、数字化生态系统、DIY式的生物破解、透明的沉浸式体验、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这些因素将对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的社会应该向着更加开放、更加人性、更加包容的发展。设计不会被技术代替,而是继续进步。

  中原工学院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中心主任李晓鲁教授作了题为《“新的综合”——中原工学院设计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情况探索》的发言:中原工学院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教育符合“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本校设计学学科围绕地方经济和中国设计产业进行创新,提出发挥设计系统整合功能的“新的综合”(艺术与科学、技术、工程、新媒体的新的综合)的学科研究理念。

  上海科技馆胡玺丹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科技类博物馆科艺创新融合的探索与思考》的发言:上海科技馆以科学传播为宗旨,以科普展示为载体,围绕“自然?人?科技”的大主题,有生物万象、设计师摇篮、智慧之光、信息时代、机器人世界、探索之光、人与健康、宇航天地等常设展厅,一直致力于“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的研究和展览,服务于社会受众。

  中科院幼儿园总园长王春菊高级教师作了题为《幼儿科普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的发言:中国科学院幼儿园遵循“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原则,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鼓励幼儿进行自然探索的热情,点燃终身热爱科学的火花,启迪对“艺术美”的追求。

  西安交通大学张杰副教授作了题为《虚拟科技时代下的视觉艺术传播趋向》的发言:当前全球处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事物与人的联系存在于网络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状态。虚拟科技时代,开启了人工世界的新纪元。虚拟数字时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形成的数字多媒体世界,人机交互应用的全面普及,数码书籍的推广,图像的易复制、易传播、节约现实空间,其更新及时性,便携性,形成数字产品和视觉融合产生的虚拟网络艺术传播,使视觉艺术产生新的变化,视觉艺术的大众普及率迅速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设计与学习实验室主任董志成博士作了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融通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发言: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而艺术则创造出世界让我们理解。科学与艺术原本一体,就像是爱因斯坦说的那样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就是把人对自然的认知和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艺术是以一种宇宙之理来抒发人性的情怀。而科学是以博大的人性情怀,拥抱宇宙之理。他们的目的最重要在于自我完善,就如同儒家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分论坛二由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李建盛教授主持,主要围绕“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议题进行研讨,分论坛二中的主要发言嘉宾有:

  东南大学刘道广教授作了题为《论设计是生产力》的发言:设计的实践体系自有其流程,设计教学的课程系列就是一整套设计的“思想方法”。简言之,这一套思想方法就是从数据入手,归纳得出其“艺术造型与色彩”及与相应的功能匹配。提交“技术”工程师完成功能各项要求(含材料及工艺),完成产品。设计教学如参考设计实践流程的规律,就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在师资引进及培养方面有偏向的发展,若干时间后,有自我特色的设计院系会在芸芸众多的设计教学界脱颖而出,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推手。

  中青奇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周文成经理作了题为《折纸艺术与科学》的发言:折纸是一门古老的造型艺术,根源于中国传统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折纸的发展,折纸数理学、折纸工程学等一系列折纸理论普遍应用在科学领域,让折纸艺术与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家创造了丰富的折纸造型;数学家致力于平面映射到立体的折叠算法研究;而工程师们更是想方设法实现折纸结构在工程中的各种应用,例如太阳能帆板等大型空间可展结构、新型超材料、可变形机器人等。

  四川美术学院李丰博士作了题为《科艺融合探索实践心得》的发言: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所的三个理论方向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第一个理论方向为借助科技史视角来解读分析艺术史和艺术概念;第二个为从虚拟现实哲学引申出VR艺术理论的研究;第三个为对以实验心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实证方法与艺术理论传统的概念分析方法之间的方法论差异性比较和融合可能性。跨学科人才培养经验来自于由研究所参与执行的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一是培养计划中对人文,技术,创作三个板块的设置;二是对学员作为科技艺术创作的统筹者组织者的培养目标定位。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李铭韬副教授作了题为《无流之洪:当下科学与电影创作》的发言:从技术、艺术、美学、意识形态四个层面,科学都对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艺术层面为例,科学的发展为电影提供了新的素材、故事原型和剧作技巧。自古以来,天文学的发展助力了古代中国、希腊、罗马的星座神话体系的构建。鲜有人知道,正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当代电影剧作的时空叙事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大话西游》叙事结构就受到了科普小说《爱因斯坦的梦》的影响;几何学的分形理论也被一些剧作家运用到电影中,用来搭建故事架构。物理领域的一些概念应用于剧作和评论,诞生了“剧作动力学”“情感力学”“场”等。归根究底,科学和艺术的终极目标都会回归到最基本的人文主义,让世界更美好。每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也将是一位潜在的好作家、艺术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丁西林是建国以后当代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就是极好的例子。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晓黎教授作了题为《科学与艺术在时尚产业中的应用》的发言: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艺术+科技已是未来的趋势。仅就在时尚产业中的服装来说,从服装材料到服装的功能性,无不存在着关联;对时尚流行趋势的研究,对消费人群的研究,没有科技介入,已是寸步难行。今天的设计也是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才可能满足现代的消费者需求。艺术需科技的涵养,科技将服务并催生艺术的新形态。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主任刘世军副教授作了题为《科艺融通在高校教学及科研中的应用》的发言: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变得越来越紧密。因为我是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老师,就简单谈谈艺术与科学对设计教学的影响。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在现代设计领域变得重要,它们如鸟之双翼,辅助设计走向深化,科学使设计有深度,艺术让设计有温度。但是各位是否想过,过度的艺术化,会让设计变得很尴尬。因此,当我们从美术学院独立出来之后,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就在思考如何摆平二者的关系。设计教学是走向艺术化?还是走向科学化?从现阶段来说,我们趋向于更注重科学。因此,我们加强了科学性课程的设置,比如人机工学、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编码等。

  本届论坛闭幕式由科学出版社陈亮副总经理主持,四川美术学院庞茂琨院长作总结发言。

科学出版社 副总经理 陈亮先生 主持论坛闭幕式

 

四川美术学院 院长 庞茂琨教授 论坛总结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教授在论坛闭幕式总结中讲道:科学与艺术,这两者每个领域本身就是庞大而复杂的,凝结和浓缩了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将两者合在一起又构成更大的话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本届论坛不是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泛泛而谈。论坛对四个议题的设置:科学透视艺术;艺术助力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现状的反思;艺术与科技创新方法论,就是期望能够将讨论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事实上,从会议成果来看,各位专家的发言的确紧扣议题,条分缕析,论述和阐明了“让科学与艺术在反思和互动中实现创新发展”这个会议主题。

  我观察到,好几位专家的主题报告是关于虚拟现实或人工智能的。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两项新兴技术在新时代艺术创作中的潜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尖端科技应用在艺术创作中也会给作品本身带来前沿属性;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越来越多基础科学或工程技术背景的专家正加入到艺术与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来,这本身就是极其振奋人心的。

  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的鼎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对中国科学院表示感谢,并对首届科学节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我还要感谢我们的共同承办方科学出版社的朋友们,他们承担了大量会务准备和组织工作,特别是提供了优渥的会议环境让我们得以齐聚一堂,感谢他们!我还要感谢今天到来的媒体朋友们,他们对论坛的宣传和报道使得本次论坛有了更加广泛的持久的影响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时代。经历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并正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而在座各位同仁共同致力于的科学与艺术跨学科发展事业正是这个征程的有机组成。在开幕致辞中,我说希望这次高峰论坛为我们共同打开一扇窗,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视角。现在我希望能这扇窗能保持持久的敞开状态,并期待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能更上一层楼,在更高的视角上审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本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报告及研讨,更为深入地对我国当下“科学与艺术”的发展现状、发展思路,以及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了详细的研讨和剖析,实质性的推进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为推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新兴学科建设,以及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及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8第二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北京)合影

 

  本届“科学与艺术”高峰论坛由十几家媒体争先给予直播和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媒体明细如下: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11/07/content_1891177.htm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11/06/c_129986915.htm

  中国科学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1/340553.shtm

  科技日报:https://www.toutiao.com/i6619834191674606088/?wxshare_count=3&from=singlemessage&pbid=6620191403769972227&isappinstalled=0

  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art.cssn.cn/ysx/ysx_ysqs/201811/t20181104_4769669.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8-11/07/nw.D110000zhdsb_20181107_4-02.htm?div=-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中国文化报:http://epaper.ccdy.cn/html/2018-11/06/content_245260.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教育电视台:https://www.365yg.com/a6619884601076613645

  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zixun/2018-11/05/content_40561581.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腾讯新闻:http://view.inews.qq.com/a/MDA2018110601059300

  当代美术家:https://mp.weixin.qq.com/s/69XSzznufrFYR_nAMX4AKw

  雅昌艺术网:https://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295437

  (本稿编辑:华长印)